[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祖母的灶台

□李智薪
  我从小和祖母生活在一起。印象中,祖母总是在灶台前忙碌,每当看到她把饭菜摆在灶台上,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祖母的手艺仿佛为我量身定做,她做的每一道菜我都爱吃——其中最喜欢的是“地蛋汤”(乡下习惯将土豆称为“地蛋”)。将土豆切成条状,和葱花、肉或鸡蛋一起炒后,下入水和面粉,水沸后过几分钟就出锅。祖母每次给我盛饭都会把碗里装到要溢出的程度——我小时候很瘦弱,总是挑食,而且饭量很小,所以祖母总是认为我要多吃些才好长身体。即便现在长大了,祖母依旧不会让我盛饭,而是抢着去给我盛,因为她知道我每次都会给自己盛得很少。
  祖母的灶台像一个许愿台,我想吃的东西永远都会在那里找到。灶台是用土堆起来的,硬邦邦的土比瓷砖更能渗出香味,香味中包裹着泥土的气息,包裹着质朴简单的乡村生活气息,更包裹着祖母对我的爱。
  灶台不仅上面有美味的食物,下面也埋着宝藏——草木灰里有烤地瓜、烤土豆……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后,总能从灶台下面扒出来好吃的。还记得饭桌上每每有我不喜欢吃的菜的时候,父母总会说“等到晚上你饿了,没人管你”。但我知道,祖母的灶台一定有为我留着的宝藏美食。为此,父母总以溺爱来说教祖母,祖母口头应承着“改”,行动上却从未改变。
  冬天的夜晚,我脱了衣服躺在床上,看祖母坐在床沿缝补衣服。彼时,她慈祥的脸庞被暖黄的灯光照着,格外好看。灶台上煨着蘑菇汤——我总喜欢躺下后再闹着祖母给我做饭,也喜欢穿着祖母做的夹袄坐在床上吃饭。吃饱喝足后,祖母会给我掖好被子,催我睡觉,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感到冷。
  如今,祖母已经古稀,但每次我回家,灶台前依然有她忙碌的身影。只是那身影已不再如过去那般挺拔,根根银丝也缀了满头,我也不再是围着祖母和灶台欢闹的小孩。我总抢着帮着祖母干活,但使用灶台却是我如何都掌握不了的技能,或许这是专属于祖母的灶台。
  年轻时的祖母在灶台前大展身手,灶台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被她安排着、照顾着;现在的灶台却是祖母的支撑,她的任何动作都要扶着灶台边。祖母怀抱中蹒跚学步的小孩已经吃着灶台做出的食物长大了,但是她就像天空中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与祖母手中的那根线永远相连。
  飞出故乡的风筝在风雨中待久了,也会回到放风筝人的怀抱中。祖母的灶台,永远勾着远在他乡的我的心。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