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关注

02版:要闻

03版:关注

04版:最美四月天 乐游西海岸

05版:城事

06版:镇街

07版:健康

08版:公益广告

有爱不“孤独”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记者走进新区儿童康复中心,倾听“星星的孩子”的成长故事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4月03日     

2024年04月03日 03版:关注


   惠心千爱康复治疗师通过音乐疗愈打开孩子心扉。

   康复治疗师带领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近日,区残联联合长江路街道残联、春风化雨残疾儿童康复指导中心举行残健儿童共融共建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孤独症儿童。□记者 龚鹏 报道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宛遥(署名除外)

  “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事情。”《穿越孤独拥抱你》一书中的这句话,揭示了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精神,这也是惠心千爱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惠心千爱”)不懈追求的目标与方向。今年4月2日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记者走进新区这家儿童康复中心,探访“星星的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勇敢地面对挑战,用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爱心与温暖的汇聚
  当天,一场关爱孤独症儿童的“点亮无尽星光”爱心公益活动在惠心千爱上演,吸引了40余组家庭参加。
  在活动现场,记者见证了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孤独症儿童在家长和康复治疗师的陪伴下,积极参与各种互动游戏和康复训练项目。有的孩子在绘画区,用稚嫩的小手将五颜六色的颜料涂抹在透明画布上;有的孩子在互动游戏区,与小伙伴们一起完成各种任务;还有的孩子在感统区,努力克服身体障碍,在一次次尝试中突破自我。
  “这里有特殊儿童家庭,也有前来参加活动的爱心家庭。”惠心千爱负责人孙旭竹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设有爱心福利慰问和专业心理咨询环节,还邀请了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的神经内科专家柏广涛,为患儿和家长提供诊疗和咨询服务。
  “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儿童,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同时也为这些特殊家庭提供一个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平台。”孙旭竹说,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点亮更多孤独症儿童的“星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教育与康复的融合
  走进惠心千爱,五彩缤纷的滑梯、蒙氏教室和感统室等设施映入眼帘,宛如一所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其温馨和谐的氛围很难将这里与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联系起来。
  “孩子今年8岁,确诊为中度孤独症,通过康复训练,现在已经能主动融入人群,进步很明显。”“星宝”川川(化名)已经在惠心千爱训练了半年,川川爸爸告诉记者,孩子在这里的全托班进行儿童教育和康复训练,“就像普通学校一样,早晨我们把孩子送来,晚上再接走,白天完全由老师负责孩子的陪伴和引导。”
  惠心千爱是区残联下属的儿童康复中心,这里将传统医疗康复训练和儿童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中融合教育,将二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以此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惠心千爱园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崔伟告诉记者,川川的康复训练包括一对一的语训课、感统课、认知课、生活自理课等近十种课程,“孩子接受干预训练时间早,没有发展到重症程度。我们根据个体差异,为他定制了符合实际需求的康复计划。”
  在谈到川川的具体进步时,崔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川川刚来到中心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迟钝。通过我们的持续努力和专业的训练,他开始能够体验和享受各种感官游戏,这对提升他的社交互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
  困境与希望的交织
  孤独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教育、就业支持和社会关注。其中,社会融合是支持孤独症儿童成长的关键一步。
  “我们对于孩子的未来充满担忧,尤其是担心我们老去后孩子的命运。”川川爸爸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星宝”家长的共鸣。
  崔伟介绍,随着社会对孤独症认识不断加深和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然而,面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和教育的挑战,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孤独症儿童成年后的生活安排和就业支持上,需要更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和措施。”
  “中心除了开设专业康复课程,我们还鼓励孩子们参与日常的社交活动。”孙旭竹告诉记者,在这次系列公益活动中,他们将带着“星宝”走进商场、幼儿园、学校,“让孤独症儿童与其他儿童一同学习和玩耍,这不仅能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发展,还能增强公众对于多样性的接受和尊重。”
  “希望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康复教育的不断创新,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之路将更加宽广。”崔伟说,社会对于孤独症的更深入理解和更全面支持,将使这些特殊的“星星”在自己的天空中更加自由自在地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