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关注

04版:关注

05版:城事

06版:镇街

07版:法治

08版:健康

爱眼护眼,守护孩子“光明”未来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个人、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

青岛西海岸报      2024年03月19日     

2024年03月19日 08版:健康

  □侯蓉蓉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事关亿万家庭和谐幸福以及国家民族发展大计,而视力健康尤其受到社会关心、群众关切。近年来,受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不良作息习惯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突显,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保护好他们的视力,是极其有必要的,也是全社会必须答好的一道考题。面对近视问题,学生和家长有哪些困惑?应该怎样防控?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近视对眼健康的影响以及儿童青少年近视该如何有效防控。

  儿童青少年总体
  近视率超五成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近视。
  日常生活中,高度用眼引起视疲劳,视疲劳不能及时缓解会引发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在用眼过度、户外活动不足的情况下会发展成真性近视,真性近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防控会发展成高度近视,部分高度近视患者还可能会引发眼球病变。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轻中高度近视分别占53.3%、37%、9.7%。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度近视引发的眼病,尤其视网膜萎缩裂孔会成为危害视力的主要杀手。
  目前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风险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过于精细的食物,高碳水化合物以及高糖饮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晚上过度用眼,学习电子化;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的缺乏以及就诊随诊的依从性差等。
  家长要当好孩子
  近视防控“守门人”
  如何做好近视防控?幼儿园开始进行常规规范眼科检查,是近视防控的第一关。此阶段要做眼病筛查、屈光检查以及眼轴检查,建立眼健康档案,着重关注孩子眼轴长和远视储备情况。通常情况,成年后眼轴在24毫米左右,学龄前儿童眼轴在22毫米内更为理想,若超过23毫米,则是近视发展的高危因素。
  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视力,积极控制眼轴增长,让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不低于两个小时、照明采用全光谱护眼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积极采用红光治疗等。对于学龄前儿童,合适的远视储备是近视防控的重要因素,通常5岁要保证200度远视储备、8岁要保证150度远视储备、10岁要保证100度远视储备、12岁要保证50度远视储备,同时裸眼视力达到1.0,是理想的状态。
  眼轴长和远视储备是学龄前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近视防控上主要关注的两大因素。除了坐姿、握笔姿势,小学生还要关注近距离用眼时间,每一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到了这个限度就需要极目远眺5分钟以上来放松眼睛,课间10分钟对小学生近视防控格外重要。教室的采光、座位分布以及教学电子平板采用防护屏,也是近视防控的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小学生父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眼科做屈光检查,三个月到半年一次,做到早发现、早防控。让孩子坚持至少一项体育活动,尽量让眼睛有远近交替注视的锻炼。
  家校合力共筑
  近视“防护墙”
  那么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近视了呢?如果发现孩子眨眼频率增加、经常揉眼睛、看书容易犯困、精力不集中、眯眼看东西、歪头看东西、远近交替看不清、上课回答问题较之前不积极等,都可能是近视的早期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眼科就诊,做散瞳验光检查。
  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孩子,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配镜。很多家长认为“戴眼镜会让度数越来越高”,因而在孩子需要戴眼镜时不给配镜,这种错误认知会导致孩子在看不清的情况下过度用眼,使近视度数增长更快。所以,早期发现真性近视,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也是近视防控重要的手段。
  对于已经真性近视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眼镜以及延缓近视进展?散瞳验光精准确定度数是第一步,12岁以内的青少年儿童必须做散瞳验光,否则假性近视度数会导致配镜误差。近视防控三大法宝:低浓度阿托品每晚散瞳放松睫状肌,尽量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离焦眼镜相对于普通眼镜防控效果更优一些。确定近视后,要定期复查,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一旦涨度数了需要及时更换眼镜。
  此外,近视防控需要家校共同关注,除了家长了解近视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手段,教室的座位、采光以及有效的课间活动、合理的体育活动等,也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