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关注

04版:关注

05版:城事

06版:镇街

07版:镇街

08版:逸文

前一版 下一版 2024年11月08日

孙永红调研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时强调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推动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11月7日讯 今天下午,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到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和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新区海洋科研资源富集优势,做强做优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永红首先来到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听取应用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研发进展等有关情况汇报,并就完善运行机制、加快人才集聚、加快项目产业化等与研究院负责人交流讨论,希望研究院深耕专业领域,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应用。在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孙永红参观企业展厅,听取企业主营业务、产品研发、发展规划、人才需求及上下游产业配套情况介绍,勉励企业用好院士工作站平台,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生产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座谈会上,孙永红指出,海洋是新区发展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要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海洋产业潜力与活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孙永红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发挥好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培育应用型人才,研发创新型产品,孵化科技型企业,着力打造海洋科创高地。要搭建企业、人才与科研院所高效链接、协同创新桥梁,畅通“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合作渠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新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研究院和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做强优势、做亮特色,为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相关部门和镇街要立足自身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供给和科技金融支撑,为研究院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新区安委会第5次会议召开 盯紧抓实重点关键领域
全面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王清源出席并讲话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11月7日讯 今天下午,市安委会第13次会议召开,新区设分会场收听收看。市安委会会议结束后,新区安委会第5次会议接续召开,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对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区长王清源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清源指出,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全力以赴、不留死角,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王清源强调,要盯紧抓实重点关键领域,全面筑牢安全发展防线。道路交通安全要一抓到底,巩固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强化交通高峰时段、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的安全治理,持续开展大货车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消防安全要常抓不懈,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高风险地点实施重点管控和排查,严厉打击违规用火用电、封堵逃生通道等各类违法行为。海上安全要抓紧抓实,持续强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和渔业生产作业安全监管。施工作业安全要盯紧盯严,严查严打各类违规作业、违规施工、违法建设,杜绝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引发事故。燃气安全和供暖安全要细之又细,对运行年限长、抢修难度高的供热管线开展巡查巡检,加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防范,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危化品安全要严之又严,督促企业制定“冬防”方案,强化关键部位、特殊作业环节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森林防灭火要严防死守,全面加强火源管控,坚决防范遏制森林火灾发生。医疗、民政、校园、文体旅游、烟花爆竹、电力、油气管道等领域要结合各自特点,精准研判、深入排查,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王清源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作风、最实举措,做到责任压实到位、监管执法到位、应急值守到位、宣传教育到位,推动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以高水平安全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立冬悄然至 秋色正浓时   11月7日,立冬悄然而至,西海岸依然秋色正浓。双珠公园内色彩斑斓,泛黄的柳叶、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绘制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如诗画卷,等待与游客来一次浪漫的相遇。 □记者 李留洋 摄
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累计推动75件实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以“民声”定“民生”,让“民意”变“满意”   □本报记者 仪博文

  “增加中小学、幼儿园的学位供给,维修提升学校的老旧校舍、运动场地,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
  “加强改造积水点和堵点路口,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健全物业服务评价退出机制,全面提升全区物业管理水平。”
  “大力建设公共停车场,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积极建设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建设以助餐功能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加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
  在日前举行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征集月活动中,一个个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建议不断汇集到代表家站点、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征集平台。这些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金点子经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最终将转化为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暖心项目,推动新区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如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真正把群众的期盼变为现实?区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职责,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区镇两级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搭建起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工作载体,推动形成“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工作愿景,实现了政府决策与民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为切实把民生项目办到群众心坎上,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完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征集机制,在用好代表家站点、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民意表达平台,常态化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建议的基础上,于每年9月份集中组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征集月活动,同步制定项目线索征集方案,开展项目征集线上线下投票活动,最大程度了解民情民意。区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微信小程序、代表联络平台、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渠道,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和筛选,凝练出群众满意的民生实事建议项目。
  新区自2020年首次实施区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累计推动75件区办民生实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82万余新区居民有了家庭医生,670余处村卫生室进行脱胎换骨式提升,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人数达到2.8万人……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了市民的“幸福账单”,持续绘就着西海岸的温暖底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进一步改进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持续发挥好职能优势,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深入谋划更多“接地气”的项目,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青西农播“创享营”优选的12名复训学员开启直播带货处子秀 “直播小院”里新主播上岗   □文/图 本报记者陈蔚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和互联网业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西海岸新区举办青西农播“创享营”专题培训班,在日前举行的实操展销评比活动中,12名复训学员在“老主播”的指导下开启直播带货处子秀。
  直播初试水
  新人站上直播间C位
  “每个人再确认一遍手上的样品”“倒计时两分钟,马上开播”……11月6日,青西农播“创享营”专题培训班的实操展销评比活动在大村镇“金扁担”联农共富直播院落举行。此次培训班优选的12名复训学员正在准备他们的首场直播带货。这场直播不仅标志着他们顺利完成了青西农播“创享营”专题培训班的学业考核,更是他们直播带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大家好,我是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院前自然村党支部书记王本顺,欢迎大家进入我的直播间。”当天下午两点半,“木耳书记”王本顺亮相直播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直播的主角不再是王本顺,他的站位从C位变为了主播身侧的助手,代替他的正是此次培训班的复训学员。
  第一位直播的是王台街道徐村村委委员李元章。他的身前摆放着一件件精心挑选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个大饱满的地瓜、黑亮厚实的木耳、漂亮精致的手工竹篮。在他对面立着一个手机支架,上面摆放着将要进行直播的手机,手机旁还有一面黑板,上面写满了违禁词、产品介绍要点、直播互动技巧以及各类注意事项。
  “这是我们村的石磨面粉,大家可以看到它比一般的机磨面粉要黄一点,但这正是石磨面粉的特点之一……”开始直播后,李元章站在手机前认真介绍起他带来的石磨面粉。

  手把手教学
  打造乡村直播精英团队
  “你看,在你进行产品展示的时候,数据流量最好,观众互动也最多。所以你不要只进行语言介绍,要多进行产品展示……”“你要把直播的优惠介绍清楚,在直播间下单优惠了多少钱、多得了多少产品,要让观众感受到真正的实惠……”直播结束后,“金扁担”联农共富直播院落首席运营官徐浩恺将现场发现的问题和直播数据相结合,针对每名学员直播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讲师讲得仔细,学员听得认真。
  “原来只想着直播带货能帮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大家伙儿增收致富,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铁山街道平岭村村委委员赵付爱下播后感叹道,“前期我们学习了基础理论、剪辑技巧,现在有专业讲师和‘木耳书记’手把手带我们直播,从选品策略到话术设计,从平台规则到粉丝维护,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透彻。这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直播的实操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意识到品牌建设、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在直播带货中的重要性。看来,要想让直播带货真正成为我们村的致富金钥匙,还需要不断学习、持续优化,确保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直播不是一个人的活,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配合。”徐浩恺说,“在复训阶段,我们会要求每名学员配备一名直播助手。在给学员进行实操培训的同时,我们也会给直播助手进行产品要点解答、数据流量监测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当学员在镜头前直播带货时,直播助手则守在一旁的电脑屏幕前,一边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一边监测实时流量数据和订单成交情况。下播后,主播和直播助手会进行复盘,分析直播中的亮点与不足,总结观众反馈,优化产品展示方式和互动话术,为下一次直播的流量增长、转化率提高以及用户体验升级做好充分准备。

  直播拓销路
  推动农产品出村出圈
  多台补光灯照亮全屋、1块黑板记录直播要点、1台电脑登录直播后台、1条长桌摆放直播产品……十几平方米的直播间,被各种设备塞得满满当当。
  像这样的直播间,“金扁担”联农共富直播院落一共有四个。除此次活动所在的常规带货直播间外,还有实景AI无人直播间和“村嫂当主播”巾帼电商孵化计划实操直播间两种类型。“这个实景AI无人直播间是我们借助AI技术特别打造的,我提前录制声音,依靠AI技术智能组织直播话术,介绍直播场景内的产品信息,这种直播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一部分新人主播没有经验、面对镜头说不出来话的问题。”王本顺说,四个直播间可同时使用,互不打扰。
  “此次复训学员带来的特色农产品,将有机会入驻我们的选品展厅,供其他直播达人选择。这意味着,我们西海岸本地的优质农产品不仅可以通过本地主播的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还可以借助更多直播达人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多元化推广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徐浩恺介绍说。
  开展青西农播“创享营”专题培训班是新区为全面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培育一批掌握电商直播技能的乡土人才,推动“土特产”出村、出圈,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有益尝试。下一步,新区将继续开展相关培训,在乡土人才培育中下功夫,以人才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筑基赋能。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主任会议 佟海燕主持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11月7日讯 今天上午,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主任会议召开,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佟海燕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关于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情况视察意见、《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草案)》起草情况的汇报,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对《黄岛区2024年区级预算第二次调整方案草案报告》初审意见的汇报,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视察意见的汇报,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关于家庭教育工作情况视察意见的汇报,关于人事任免事项的汇报,关于召开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有关事项的汇报。
  会后,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组织了集体学习,研究确定了其他事项。
推进审批改革创新 助力项目快速落地   □记者陈蔚
  通讯员胡全福报道
  本报讯11月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领域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暨改革创新工作。
  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伟志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年以来,在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进一步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改革,以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提质增效为切口,推出了“拿地即开工3.0”、工业厂房“竣工即投产”、市政公用“一件事”主题服务等多项创新举措。会上,新区重点推介了具有西海岸新区特色的“拿地即开工”升级版和“竣工即投产”高效版。
  下一步,新区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西海岸新区加力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今年以来22个“微更新”项目开工、113个项目落成 城市更“新”了,生活更“美”了   □本报记者 张静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今年第三季度,西海岸新区城市更新与建设工作如火如荼,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交出亮眼成绩单:173个项目全面推进,完成计划的101%;实际投资119.65亿元,完成计划的128.85%。
  2024年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新区聚焦聚力“打头阵、当先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一以贯之推动城市更新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拆除12.4万平方米违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老旧小区改造为近2.8万户居民带来崭新的生活体验;22个“微更新”项目开工与113个项目成功落成,为新区注入生机与活力。
  招商引资
  27个项目顺利落地
  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第三季度,新区城市更新建设领域招商成绩斐然,共落地项目27个,总投资达165.57亿元。其中,用地类项目11个、总投资140.64亿元,国有闲置资产盘活项目16个。此外,共签约项目31个,投资额达450亿元,涵盖18个用地类项目和13个入驻载体类项目,进一步巩固了招商引资成果。
  为了保证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新区坚持深入一线督导,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开展调研9次、批示11次,区城市更新办进行一线督导290余次,保障项目落地实施。居民小区用电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顺利完成,整改问题1500余处。同时,三年攻坚档案按计划整理归档,建立了电子著录,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为进一步凝聚攻坚合力,新区聚焦城市更新建设收官之年的重点任务,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安排。根据《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三季度深入研究海洋高新区城市更新建设,提出了14处地块的使用建议,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更新提速
  幸福生活可感可触
  如何推进更新建设,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新区率先出台的《城市更新建设工作指南》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框架。该指南基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实践经验,涵盖21个方面、146条细则,旨在推动城市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切实的参考和指导。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新区积极开展“回头看”行动,全面排查146个在建及已建成的小区,解决了650余项问题,惠及近2.8万户居民;在校园周边实施的微更新“迎新季”攻坚行动中,新区通过精准筛选,14个校园周边项目在新学期开学前全部投用,有效缓解了接送学生停车难的问题。
  在项目建设方面,总投资2097亿元的228个市级攻坚项目顺利推进。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一期项目首栋建筑封顶、董家口新材料及绿色化工科创园中试基地项目生产调度楼封顶以及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标志着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新区坚持高标准推进王台“旺街”项目,以“留改拆”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街区规划设计,纳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这一项目的推进不仅提升了区域整体形象,也为当地商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新区全面启动西部老城区更新复兴行动,针对群众关心的城市功能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入谋划,初步方案已制定并计划提交区政府研究。目前已启动的“老电影院片区”、“老教体局”和“老新华书店”停车场建设,将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如今,发生在群众身边可感可触的城市之变,让人耳目一新。“这一年,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大变样,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路过珠江路、奋进路,通畅无阻,一路上心里可敞亮了。”……随着新区城市路网越织越密,群众好评如潮。
  持续发力
  激活社会资本活力
  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新区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微更新”、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以及三年更新行动计划编制等开展相关工作。
  重点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四季度新开工27个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50亿元、纳统420亿元。同时,加快金晶玻璃、国橡中心等项目实施进程。
  在城市“微更新”方面,将筹备全市现场观摩会,确保高质量实施和推进项目。全面推进356处“微更新”项目建设,尤其注重王台“旺街”活力街区的更新改造。深入总结新区城市微更新“四全”模式——“全域更新、全面更新、全员参与、全民共享”,为全市观摩会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将持续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全面梳理闲置资产,将其纳入产业导入的重要调度事项,力争年内提报攻坚用地类项目总投资超过220亿元,推动社会资本有效参与。
  此外,积极推进《西海岸新区三年更新计划(2025-2027年)》编制。在统筹西部老城区更新复兴的同时,聚焦旧城、旧村、停车、市政等领域实施更新。目前,正同步开展未来三年项目收集和入库工作。
青岛黄海学院国际商学院毕业生王乃墩—— 把移动快餐车卖到全球市场   □本报记者 丁一

  他靠着一辆移动餐车创业,在全球复制“网红打卡地”,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斩获阿里巴巴国际站北商精英赛总决赛冠军。他就是青岛黄海学院国际商学院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青岛东方世茂集团董事长王乃墩。
  在校期间,王乃墩因为英语基础扎实,刚上大二便被老师选中参加疯狂英语集训营,这让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并获得了“疯狂英语最佳教练”称号。大三期间,他进入校企合作企业实习,凭借良好的英语水平和外贸能力被企业选中外出参加展会,帮助企业拿下国外订单。2017年,他在西海岸新区创办了东方世茂,开展跨境贸易业务,主营移动快餐车和房车出口,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为了做好品牌,王乃墩想了很多办法。“为了解决海外客户不方便来现场的问题,我们在海外搭建了多个展厅展示我们的定制化快餐车。”王乃墩说,他还在阿里巴巴国际站进行全流量布局,并在每一个快餐车下面留下公司的电话,“现在公司的很多新客户都是由老客户介绍而来,让我看到了市场的反哺。”
  在长期的经营中,王乃墩发现很多购买快餐车做生意补贴家用的客户都是第一次创业,于是,他在向客户销售快餐车的同时,给客户提供创业指导,提高快餐车的附加值。
  王乃墩说,他收集了每位买家的收货视频,称之为“剪彩视频”,“因为我想给每个买快餐车创业的人一个仪式感,这些视频也成为了我们团队坚持下去的动力。”
  经过不懈努力,王乃墩把移动快餐车和房车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方世茂也从最开始的3人团队发展成为上百人的工贸一体公司,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并在海外建立了多个实体展厅和分公司,还成为了七匹狼海外市场指定合作品牌。目前王乃墩担任四家公司创始人,打造了多个海外行业知名品牌,运营多个海外版抖音百万以上粉丝大V账号,通过全网布局,实现了自主品牌出海。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王乃墩还积极投身外贸企业赋能工作,成为阿里巴巴国际站全国明星讲师,助力很多中小企业找到战略方向和经营思路。
  王乃墩多次返回母校,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与学弟学妹进行交流,传授自己的创业经验,同时与母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他表示,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也非常关注母校的发展。“我始终相信,努力终会有收获。西海岸新区蕴藏广阔空间、无限可能,是一座青春活力、成就梦想之城,希望有更多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王乃墩表示。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张玉亮—— 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   □本报记者丁一
  本报通讯员田禹任波

  他是一名英语教师,也是一名译者;他从事翻译工作20年,把译作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在翻译中育人;他有着1000多万字的笔译实践,翻译出版《他们当时在南京——南京大屠杀的英美国民见证》《被遗忘的城市》等译著20余本……他就是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张玉亮。
  大学毕业后,张玉亮入职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从此踏上了翻译之路。
  一开始的翻译工作并不顺利。由于作者和译者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贴近译者语言风格的作品会好翻译一些,与译者风格相差太大的作品翻译的难度也会变大,这就需要译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凭着对翻译的热爱,张玉亮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下来。
  “最开始的时候,我翻译了很多儿童文学,可是后来再回头看自己翻译的作品时,感觉不太满意,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那样翻译,明明很多句子有更好的译法,我甚至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翻译过书。学院里开始统计译著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有六七本出版的书了,但总觉得翻译得不好,不好意思拿出来。学院领导得知后非常支持我,鼓励我在翻译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张玉亮回忆说。
  从一开始翻译儿童文学,到把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是近些年张玉亮翻译作品的一大变化。张玉亮说:“每次看到自己翻译的作品被大家认可,心里就非常满足。希望通过我的翻译,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结合国家战略开展实践育人工作,让同学们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锻炼本领、增长才干,是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坚持的育人方向。关注到张玉亮热爱翻译工作,2021年,学院有关负责人专门找到他,鼓励他当硕士研究生导师,专攻翻译方向。
  “当时,学院让我负责笔译工作坊课程教学,我非常紧张,用了整整一个暑假才备好了32节课,但是上课的时候还是很忐忑,不过后来学生的反馈很好,这让我充满了信心。”张玉亮说。
  经过翻译实践,张玉亮的很多学生成为了优秀的译员,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译著。2020级英语笔译专业学生文思遥已经出版了三本译作,而且都是在国家一类出版社出版的;同级的李毅也出版了一本译作……
  “看到他们能有自己的译著,我比他们都要开心,因为能有自己独立译著的翻译硕士凤毛麟角。”张玉亮说,期望越来越多的师生喜欢上翻译,在写好实践育人这篇文章中,传递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培养大批饱含中国情怀的优秀翻译人才。
开私家车带老人寻手机,热心帮助腿脚不便的外地老人,助迷路老人平安归家 十米车厢载满浓浓敬老情   □本报记者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刘卫杰
  
  老人求助,驾驶员开私家车帮助;老人行动不便,驾驶员上前搀扶;老人迷路,驾驶员助其平安回家……连日来,真情巴士十米车厢内的助老敬老暖心事不断,真情巴士驾驶员们的善行义举受到老年乘客的点赞,也为城市文明增添了一抹亮色。

  老人手机遗落公交
  司机开私家车找回

  近日,年近七旬的市民张代芳向15路驾驶员于孟杰赠送了一面写有“人民公交为人民 热心助人好司机”字样的锦旗,感谢他助人为乐的行为。
  原来,张代芳10月29日下午乘坐真情巴士46路公交车回家,到家后发现手机落在公交车上,随即到家附近的东小庄站点,向路过的公交司机寻求帮助。16时35分左右,于孟杰驾驶公交车行驶至该站点上下客时,张代芳向他求助,希望帮忙找寻手机。在得知15路和46路车的终点站都是淮河路立体停车场后,张代芳便乘坐于孟杰驾驶的公交车前往终点站寻找手机。无果后,于孟杰尝试用自己的手机拨打张代芳的手机号码,没想到电话很快接通。对方表示捡到手机后还没顾得上联系失主,自己住在澳柯玛人才公寓,可以前来取回。于孟杰听后松了一口气。考虑到天色已晚,距离最近的一班公交车也要等近20分钟,已下班的于孟杰便开着私家车载着老人取回了手机,随后又将老人平安送回家中。
  老年夫妇腿脚不便
  热心司机搀扶上下

  10月31日14时27分,真情巴士902路公交驾驶员陈付伟在始发站董家口火车站公交停车场等待发车。这时,一位腿脚有些不便的大叔走到前门寻求帮助:“师傅,我的老伴在后边,能等一下吗?”“没问题,不着急,慢慢走。”随后,陈付伟走出车门查看情况,他发现老人的老伴在距离公交车约100米的位置,拄着拐杖、走路缓慢。于是,陈付伟将车辆停到方便她上车的位置,并搀扶她上车,帮忙找座位坐好。暖心的举动让老两口倍感温暖,连声道谢。
  当车辆运行至沙岭子至信阳北路段时,刚才上车的大叔突然起身,将一张折叠的纸张塞到陈付伟手中。“师傅,我想谢谢你,这封信你收好……”由于还有营运任务在身,陈付伟简单道谢后便收了起来。15时15分左右,车辆到达王家滩公交站,老两口准备下车,陈付伟再次起身搀扶老人,将他们送到公交站台。
  下班后,陈付伟打开大叔的感谢信,认真阅读后感动不已。“看见老人出门在外遇到困难,谁都会搭把手帮一下,以后我还会继续这样做。”
  老人乘车不知去哪
  司机报警助其回家

  11月2日15时45分左右,真情巴士K1路驾驶员卢振华执行营运任务至东方影都公交站时,一位七旬老人拎着大包小包迈上公交车。十几分钟后,老人走到驾驶室旁向卢振华求助。“师傅,我想去‘四小’,我家在那儿附近,该怎么走啊?”由于车辆正在行驶,卢振华先让老人坐稳扶好。随后,在停车上下客间隙,他耐心询问老人‘四小’的具体位置,是否携带手机及家人电话等信息,老人均回复“不知道”,并不断重复说自己做手术后记不住东西了,现在要去‘四小’。卢振华便向车内乘客询问是否知道“四小”,大家都表示“不知道”,有乘客猜测老人要去青岛四方小学。于是,卢振华再次向老人询问:“您说的‘四小’是不是青岛四方小学?”老人说如果途经青岛火车站,自己就会记起家的位置,这让卢振华更加怀疑老人家在青岛市区。
  车辆到达终点站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后,卢振华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帮助。很快,民警到达。在民警将老人接走前,卢振华留下了老人的手机号码。晚上下班后,卢振华拨打老人的电话确认其已安全到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新区将添一处户外综合游乐园   □记者龚鹏
  通讯员单韵奚报道
  本报讯近日,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招商引进青少年娱乐项目——影都综合游乐园。这是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自今年10月实行全员招商引资工作以来,指挥部办公室引入的首个重点项目。
  据悉,该项目由影都希望(青岛)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投资1500万元,后续分三期根据发展需求陆续跟进投资。项目选址融创茂民国风情街背侧,目前已进场平整。
  该项目以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为背景,打造青岛首家神话科幻主题乐园,共分动力设备游乐、水上乐园、夜市文化等六大板块,是集亲子休闲、沉浸式文旅、青少年研学、运动为一体的户外综合乐园。项目的落地建设和后续运营将极大丰富文化区及周边文旅休闲业态,进一步提升新区文旅活力和吸引力。
争当小记者 致敬记者节   □记者 丁一 报道
  今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日前,香江路第一小学红领巾记者团的“小记者”们走进新区融媒体中心,通过参观融媒体中心400平方米演播大厅、听取新闻采编流程介绍、与记者进行双向采访交流等环节,加深了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认识。离开前,“小记者”们为“大记者”送上亲手制作的绒花花束,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与祝福。图为“小记者”坐上主播台,过了一把主持人瘾。
省级职业技能竞赛 水务公司获佳绩   □记者张静
  通讯员逄晓斐报道
  本报讯近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城镇供水排水行业排水管道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济南举行。经过激烈角逐,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职工薛伟龙、刘凯获团体二等奖并分获个人优秀奖。
  此次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技能考试,旨在加快高技能人才历练成长,为全省供水排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比赛现场,薛伟龙、刘凯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示了公用排水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的技术能力。
  接下来,水务公司将持续培养专业的排水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践行公用集团的国企责任与担当。
灵山岛保护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让企业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本报记者 刘宏超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效能,灵山岛保护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服务、惠企纾困,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灵山岛保护区多次开展“企业家之夜”座谈沙龙活动,与20余家辖区重点企业共谋发展良策。帮助企业分析行业趋势,解读惠企政策,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此外,借助旅游旺季及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灵山岛保护区携手新城吾悦广场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力开展服装、餐饮、家电、汽车等消费品让利促销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主动对接外贸和跨境电商企业,跟踪服务好重点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专业展会,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电商平台加强合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灵山岛保护区三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速13%;劳动工资完成317万元,同比增53%,较二季度提升31个百分点;限上批发业完成42.96亿元,同比增长50%;社消额完成2.26亿元,同比增长27.4%;限上餐饮业完成3679万元,同比增长38.4%,较二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完成1456.5万元,较二季度提升18.5个百分点,各项考核指标均排名靠前。
  下一步,灵山岛保护区将继续优化服务企业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在保护区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普及反诈知识 守好老人“钱袋子”   □记者仪博文
  通讯员杨青报道
  本报讯为进一步增强辖区老年人的反诈意识,筑牢全民反诈防线,近日,由团市委主办、新区团委承办的“守护银龄 志愿反诈”周末志愿行动在六汪镇集市举行。
  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派出所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互动交流等形式,向摊主及来往群众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针对老年人群体,青年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何开启来电预警等功能,让老年人能够第一时间收到诈骗预警信息,避免上当受骗。此次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0余人次。
  下一步,新区团委将持续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为守好群众“钱袋子”保驾护航。
宝山镇创新打造“果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开展“三服务”专项行动 果园深处党旗红   □本报记者 王艺华 本报通讯员 王伟宇

  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被誉为“中国蓝莓第一镇”,全镇蓝莓、苹果等特色果品种植面积达4.2万余亩,年产值达13亿元。目前,在全镇1611名党员中,近700人从事果品生产。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果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自今年7月份以来,宝山镇创新打造“果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开展在职党员带头服务果农、果农党员带头服务群众、全体党员带头服务大局的“三服务”专项行动,推动特色果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办好惠农实事
  在职党员带头服务果农

  宝山镇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出发点”、以收集社情民意为“关键点”、以解决果农实际问题为“落脚点”,不断完善在职党员服务果农工作机制。
  宝山镇择优选拔185名机关党员、“两企三新”党员、农村在职党员,成立20支“果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高标准打造“果先锋”联农助农直播间,开展爱心助农、志愿采摘、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带动果农增收8.3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红色探头”作用,全面推行机关党支部和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实行农村在职党员“分片包户管点”责任制,不断健全社情民意收集机制,清单化摸排民生需求96条。组织开展“我为果农办实事”活动,建立事项分级分类处置制度,为果农解决“小而美”“小而实”的民生“微实事”82件,奋力营造“党委领着干、党员帮着干、果农比着干”的干事创业氛围。
  带动产业发展
  果农党员带头服务群众

  宝山镇突出果农党员市场思维活、致富本领高、群众基础好的优势,积极引导果农党员围绕产业革新、村庄发展、和谐稳定带头服务群众。
  宝山镇开设“果先锋”果品迭代升级专业论坛,设立“果先锋”现场教学课堂,累计培训果农300余人次,帮助果农掌握先进种植和管理技术。支持果农党员开发创意文创周边、参与共富公司运营,打造集乡村生活体验、民俗文化展示、特色果品采摘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综合体,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成立“果先锋”调解工作室,选拔92名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的果农党员加入村庄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开展“果先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公众投诉应诉处置满意率上升10个百分点。
  助力乡村振兴
  全体党员带头服务大局

  宝山镇坚持党建与业务、担当与奉献、平时与“战时”深度融合,让党员干部有担当、作用发挥有成效、围绕中心更紧密、服务大局更有为。
  宝山镇以“果先锋”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在机关成立项目招引、要素保障、品牌推广、育种提质4支党员突击队;在产业园区,打造2处“果先锋”示范种植园;在农村,培育6家“果先锋”党员示范种植农户,推动果品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完善在职党员报到表现反馈机制,号召全体党员自觉做到“五带头五在前”。完善“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工作机制,成立党员应急处突工作小组,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
  下一步,宝山镇将进一步健全“果先锋”配档执行制度、服务纪实制度、激励约束制度,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坚持主动作为、率先垂范,坚持常态长效、久久为功,不断完善“果先锋”品牌内涵、丰富“果先锋”活动形式,实现“果先锋”品牌建设与特色果品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让“宝山好果”甜遍全国   □本报记者 王艺华
  本报通讯员陶雯雯杜薇

  为进一步加强宝山镇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宝山苹果西安供销驿站揭牌暨宣传推介大使聘任仪式在雨润西安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宝山苹果西安供销驿站揭牌。该驿站作为宝山苹果产业链末端“触角”,将围绕提供果品收购、贮藏、运输、销售等服务,打造成宝山苹果产销服务的新枢纽,有效提升苹果产业收益。同时,两地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平台优势、品牌优势,深入推动“产业+供销”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强价值链,构建共富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现场还对宝山苹果推介大使进行授牌。通过借助推介大使的影响力、传播力,深化两地企业、商家洽谈合作,从而全面提升宝山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的知晓率,开创互惠互赢、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宝山镇先后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地开展特色果品推介,建立10余处供销驿站,聘任推介大使50余名,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发展方向,逐步将产业触角延伸至全国各地,将“小水果”带向“大市场”,让宝山优质果品走向全国千家万户。
  近日,全省老旧果园更新改造暨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威海召开。会议期间举办了2024“山东农技杯”苹果大赛,宝山镇选送的3个样品在大赛中均获佳绩。其中,宝山罗戈庄果品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宝山明月苹果荣获金奖、维纳斯黄金苹果荣获优质奖;宝山泰禾园苹果生产基地选送的宝山明月苹果荣获优质奖。
  宝山镇自开展苹果种植以来,始终秉持科学种植的理念,致力于提升果实品质,取得了显著成效。宝山苹果已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科好物品牌产品”“青岛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10余项荣誉。
  下一步,宝山镇将继续立足优势特色,坚持党建引领、品牌赋能、创新发力,在实现市场互动及资源整合的同时,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宣传展示宝山镇特色产业和文旅资源。
薛家岛街道新添两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 让更多居民乐享终身学习   □本报记者 丁霞

  近日,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公布了第六批山东省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基地名单。其中,西海新区薛家岛街道的华顶山路社区教育学校和珠江路社区教育学校获评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
  据了解,华顶山路社区教育学校精准谋划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活动清单”为依托,以契约化、项目化方式助推社区教育项目落到实处,实现居民需求与单位资源有机结合。选拔5名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心教育的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学校日常工作,并组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10余支队伍,推动社区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搭建社区教育网站,让居民对教育信息“找得到、看得见”;开通社区教育热线,居民遇到相关问题可随时拨打热线进行咨询。
  珠江路社区教育学校坚持以活动带动行动,以服务凝聚人心。加强与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岛爱尔眼科医院等16家党建联建单位的联系,围绕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组建合唱团、舞蹈队、太极队、志愿服务队等12支队伍。打造了300多平方米的社区室内文化场地,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阵地支撑。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助力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下一步,薛家岛学区教育服务中心将继续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强化社区教育阵地建设,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更多家庭加入终身学习行动中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链条联动,高质效解纷 促融合、优队伍,黄岛街道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本报记者 丁霞
  
  近年来,黄岛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在建平台、促融合、优队伍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谋良策,真正做到让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意走访
倾听心声收集诉求

  “依托‘街道-社区-网格’网格化层级,建立起网格打底、警格配套的‘网格+警格’新型网格化融合工作模式,通过社区民警、辅警、志愿者、网格员的一体配合,实现‘网格+警格’深度融合,切实织密‘采录信息、巡查吹哨、动态上报’的矛盾纠纷线索收集网。”黄岛街道矛盾调解中心负责人张仁安告诉记者。
  据了解,黄岛街道以社区干部为基础,组建了一支由党员中心户、社区民警、网格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组成的信访代理员队伍,精准收集群众诉求,耐心倾听群众声音。同时,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日”社情民意走访活动,街道包联社区干部每周六到社区走访,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全方位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对走访发现的矛盾纠纷做到及时掌握、及时报送、合理化解。“我们还积极厘清当事人申请、排查掌握及多部门委托、告知、移送等纠纷来源,做好对比、关注和判定、跟踪,形成线索‘一清单’。”张仁安说道。
快速介入
多元调处就地解纷

  “街道高标准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构建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张仁安介绍,通过整合政法部门、行业部门、社会组织、律师、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协调具有调解职能的行业部门、社会组织,按照“受理、分流、调度、督办、回复、回访、归档”七步闭环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同时,支持社区代理服务站、调解室介入化解过程,重点解决邻里纠纷、欠薪欠费、婚姻家庭、土地流转、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纠纷。
  黄岛街道坚持“及时”与“就地”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信访代理员队伍第一时间介入,快速解决居民日常小矛盾、小纠纷、小问题,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在萌芽状态。据介绍,目前,黄岛街道共在全街范围建成社区信访代理服务站、“民生小站”等20多个,让居民“说事拉理”有了去处,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解决在萌芽。
  此外,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共建社区幸福家园”行动,引导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相融合,黄岛街道组织开展“我们的小区”系列活动,聚焦居民需求,开展邻里联谊、志愿服务、联建共建、扶危济困、文体娱乐等五类活动,邀请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说事议事,收集各类困难诉求,畅通线下民意反映渠道。
专业调解
整合资源专项服务

  “我们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凝聚解纷合力。结合辖区物流企业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组建了街道仓储物流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提升仓储物流行业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能力。”张仁安告诉记者。
  此外,为提升法律服务成效,街道与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组织法律专业学生到街道实习实训,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有效提升调解工作专业度;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力量,从热心党员、返乡大学生、网格员中选取业务能力强、调解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金牌调解员,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成立“平安红·银龄向党”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动员老党员、老干部,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目前,已建立街道、社区两级调解组织30余个,共有专职调解员31人、专业律师14人,受理矛盾纠纷308起,其中成功调解300起,成功率超95%。
联合处置
部门联动分层调解

  “强化联防联调,助推矛盾纠纷化解提档升级。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的联系,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建立‘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调解体系。”张仁安表示,通过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在矛盾调解中的作用,与公安部门实现矛盾纠纷联合排查,织密矛盾纠纷“防护网”。
  此外,建立健全联席会机制。街道、社区每月召开两次矛盾纠纷工作例会,分析研判问题、研究措施,加强信息预报和互通,对摸排掌握的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按照矛盾纠纷严重性、处置难度、暴发程度等划分不同级别,实行即时预警、及时分流、包保领导及时介入的工作制度,积极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针对不属于某一部门职责范围的纠纷,先做好教育疏导后移交线索,并报备矛盾调节中心,然后再组织协调对跨区域、跨行业
或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进行联动化解。
藏马镇 提升安全意识 筑牢安全防线   □记者 丁霞 报道
  本报讯为提高企业一线人员安全意识,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近日,藏马镇聚焦安全教育“小切口”,组织开展了企业职工安全素质提升帮扶培训活动。
  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专家进行授课,辖区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以应急科普、警示教育为重点,内容涉及违规电气焊的危害及预防、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与应对措施等。授课专家还向企业员工推介了“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平台”小程序,方便大家后续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查询和自主学习。
  此次培训使企业一线职工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更全面地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辛安街道 用爱呵护心灵 护“未”健康成长   □记者 徐丽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辛安街道在渭河西路社区儿童服务阵地组织开展了“一米阳光 照亮心灵”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活动。本次活动由区民政局主办,辛安街道、阳光义工服务中心和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协办,街道30余名儿童主任、12名儿童及监护人参加。
  活动中,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先后带来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专题培训》和《关爱儿童心理》两场讲座,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青少年和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在儿童活动现场,阳光义工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游戏互动中,区心理咨询师协会的志愿者完成了一对一心理调研,建立了服务档案,并向监护人就儿童心理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趣享运动 凝心聚力   □记者 祁璟
  通讯员 丁琪 张坤宇 报道
  近日,胶南街道举办“出彩胶南 向光而行”机关趣味运动会。本次运动会设百人战鼓、动力圈等七大比赛项目,参赛运动员精神飒爽、斗志昂扬,展现出干部职工拼搏实干的良好精神风貌。
  今年以来,胶南街道坚持教育培养、选人用人、监督管理、激励担当一体推进,切实强化全体机关干部“打头阵、当先锋”意识,激发争先进位干劲,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泊里镇 汇聚青年力量 关爱社区老人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讯 日前,泊里镇团委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开展“‘材’子护航,安全伴老行”活动。
  在尧头社区,青年志愿者为老年居民讲解了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社区党员为老人们普及了电信诈骗和保健品诈骗的防范知识。随后,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党员、团员代表前往泊里镇党员教育基地、泊里民俗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详细了解泊里镇的红色历史和传统文化。
  下一步,泊里镇团委将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以“学校+地方”“专业+需求”双向对接、双向赋能的工作模式,多措并举汇聚“青”力量、发挥“青”优势,助力基层治理水平再提升。
爷爷的三轮车   □陈文强
  阳光照在爷爷新买的三轮车上,崭新的蓝漆反射出淡淡的光泽,幼小的我双手扳着车沿,用脚蹬着轮子边缘,使了几次劲,还是没爬上去。
  头顶传来一声轻笑,抬头望去,只见爷爷满头黑发,把两手伸到我的腋下,轻轻把我托进车里。“小屁孩,今天又去哪儿玩了?跑丢了可就没人要你啦!”爷爷的声音如同春日里流淌的小溪一般清朗。我嘿嘿笑了几声,用小拳头在爷爷厚实的肩上捶了几下。晚风习习,三轮车在祖孙俩的欢笑声中慢慢前行。爷爷的衣摆被风吹起,欢快地舞动着,后面的我总想摸一摸,却总是够不着。
  爷爷的三轮车有些旧了,蓝漆已失去光泽,黯淡了不少,我双手扶着车沿,双脚用力蹬了几下,爬进车厢里。在阳光的照耀下,爷爷头上的白发愈显争胜之势,背微微有些驼。此时,我看着手中试卷上69分的成绩低头不语。爷爷看出我的难过,轻轻拍着我说:“一时失败不代表一直失败,下次好好准备,一定能考好。慢慢来!”说着,拿给我几包我爱吃的糖果。那一刻,我下定决心,努力做个让爷爷骄傲的人。爷爷的背依旧宽厚,只是不复强健,我伸手就能够到。看着爷爷被汗打湿的衣服,我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爷爷的三轮车已经很旧了,不少蓝漆剥落,露出红棕色的铁锈。上高中的我是住校生,一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总能一下望到在村口不知等了多久的爷爷。“我的孙,回来了?”他的眼睛弯成一座桥。“学习很累吧?累了就歇歇,多吃饭,我孙还得长身体呢!”说完,爷爷塞给我100元钱。我知道这是爷爷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心中感到既温暖又愧疚。“还好,不是很累。爷爷,咱俩很久没骑三轮车了。今天不如由我骑它载您,就像小时候您载我一样。”爷爷欣然应允。于是,我学着爷爷的样子骑起了承载童年的三轮车。微风阵阵,夕阳西下,我一转头,爷爷佝偻的背和满头的白发映在我的眼中,什么时候爷爷如此苍老了呢?那一刻如此宁静,老旧的三轮车又一次在祖孙俩的欢笑声中驶进了夕阳的余晖。
  爷爷最终离开了我们,但夕阳中爷爷骑着三轮车、衣衫被汗水打湿的一幕,如同一幅金色的油画,镌刻在我心里,时时浮现眼前。不仅仅因为那人、那景,更因为那不可磨灭的祖孙情,永驻在我心头。
地瓜岁月   □侃友
  地瓜又称红薯,植物学上的名称是甘薯。它皮薄、个大、肉厚且富含糖分,深受农民喜爱,在粮食金贵的年代,地瓜作为主力军为填充胃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生产队时刨地瓜,先把瓜蔓儿从根部斩断,然后拖出抱到地边,把地清出来,社员们一人负责一根地瓜岭,抡䦆头往外刨。另一组社员把刨出的地瓜拾成一堆堆的,拿提篮运到地头堆成大堆。整块地刨完后,队长让人支起公平牌大磅,会计记账,开始抓阄分地瓜。
分地瓜时,大家都抻着脖子竖着耳朵等着叫号,巴望会计先抓到自己家的号。一叫到名儿,赶紧往磅上的偏篓里拾,称好斤数,会计记上,司磅员抬到一边将地瓜倒出,本主就往网包里装,装满后勒紧绳口抬到小车上各回各家。地瓜运回家后赶紧洗干净,吃完饭就开始擦瓜干和瓜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此时此刻,家家户户都在擦地瓜,村里一片“刷刷”声,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把当天分的地瓜擦成瓜干和瓜丝,而且每片瓜干还要切一道小口,好挂在屋檐下的废旧渔网上便于晾晒。第二天一大早,把瓜丝推到队里分的一小块场院上均匀撒开,等出日头晒着,下午放工后再打扫起来推回家。第三天晒时,把新擦的瓜丝薄悠悠地撒开,前一天的厚墩墩地铺开。此时,老天也给力,恩赐了“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日头晒着,小风吹着,让庄户人早点晒干瓜丝瓜干好入囤。
  另外,房顶也是晒瓜丝的好地方。大人挎着提篮踩着梯子到檐瓦处,把瓜丝均匀地扬在瓦上,由于瓦利水,加上瓦晒热后焙着瓜丝,且通风条件好,瓜丝干得格外快。那时,上屋扫瓜丝是孩子们的拿手好戏,把绳子绑浮台上,上屋后拴腰上当安全带使。刚开始做这个时,大家战战兢兢如幼儿蹒跚学步,当时大人拿孩子当鸡鸭鹅散养,所以看到这场景也不担心。时间长了,孩子们踩着脊瓦如履平地,一边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边往下扫瓜丝,地上有孩子拿篷布或塑料布接着,也算帮大人分忧了。
  由于地瓜不是主粮,大人们晒不多,煮熟的地瓜被切片晒瓦上,占场地很小,好像报纸上的寻物启事一样偏安一隅。那时的熟瓜干可是孩子们的硬通货,一叶瓜干可换一本小人书看。一整个小地瓜晒出的成品叫大软枣,一半软枣可换两本小人书看,并且还可带回家复习一晚;一个大软枣可换一次值日。
  如今的人们到了饭点不觉饿,以前正好相反,那时的孩子放学后第一件事便是直奔饭橱找东西吃。馒头没有、饼子稀罕,唯有地瓜产品管够。大家要么掐一摞地瓜干狼吞虎咽,要么拿一把地瓜面吃得津津有味。
  如今,生活好了,偶尔买俩地瓜擦丝馇饭喝,孩子们尝了一碗后羡慕地说,你们儿时净吃好东西,也不常给俺做。我语重心长地说:“伙计,你比我四十年前还要天真。你奶奶说过以前村里来俩铁匠,晌午吃饭时一人拿一个小钵吃瓜丝净往嘴里扒啦,吃得满头大汗,那叫一个香。一个小孩见了回家非叫大人闷瓜丝,结果吃了半碗放下筷子问‘你们做的咋不香呢?’唉!要是让你顿顿吃瓜丝,两天不到就蹿没影了!”
  再见了,地瓜岁月。现在,已经作为餐桌点缀的地瓜提醒我们,要格外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楼下的风景   □徐小叶
  新生小城市的夜晚,总是热闹而忙碌。一曲曲动感的音乐飘荡在楼前的广场上,一群腰系五彩绸带的大妈,挥舞双臂扬起彩绸,欢快地跳着、笑着,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提着马扎的老人,围坐在楼下助老大食堂门口,交流着食堂的饭菜,谈论着家长里短。
  而我那闲不住的父亲正背着手,绕着楼座遛弯,思考他的哪块地还缺点土,哪块地该种点什么——老家搬迁后,不知从何时起,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又扛起了镢头,在小区周围的沟沟畔畔旮旯地里闲转了起来。他站在杂草丛生的沟坎上,往手上吐口唾沫一搓,握紧镢头,几镢头下去,把在杂草堆下熟睡的蚯蚓震醒,把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
  父亲对土地的情感,让我有些不解,怎么就死心眼地认准种地了呢?因为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老家搬迁了,村民们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用再种地锄地。父亲却总说:“闲着也是闲着,庄户人不种地干啥?”
  野草疯长的季节,父亲的腰间经常别着一把锋利的镰刀。锄地时,他拿起镰刀,沿着地边随手割去那些伸入地里的荒草。把整块地里里外外拾掇干净后,父亲便会独自坐在地头,吧嗒着旱烟,望着那一行行整齐挺立在翻新土地上的庄稼幼苗,就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排排高楼的影子从西移到东,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与父亲席地而坐,他坐着镢头把,我坐在地上。看着父亲弯曲的脊背,我心疼地问:“大,你种了一辈子地,还没种够?”父亲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刮了刮黏在镢头上的土,又指了指他开荒刨出的土地,说:“庄户人种点地,就图个心里踏实。”说完拿起镢头拍了拍身上的土,跟了一句:“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除了会拿锄拿镢,别的也不会干。”说完,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确实,除了父亲说的那些,记忆中我好像没见他干过别的什么大事。父亲一生都耕作在土地上,唤着太阳起、拽着月亮睡,像老黄牛般默默奉献,尽着父辈的责任,延续至今。
  跟着太阳西落的那片火烧云滑向了天际,月光牵着满天的星星如约而至。挥着五彩绸带尽情舞蹈的大妈们,让楼下的广场再次热闹起来,助老大食堂门口挂着的那面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在霓虹的映衬下格外鲜艳夺目。皎洁的月光照在宣传栏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大幅标语上,也照着父亲倾注了一生寄托的那把老镢头,锃亮且耀眼……
录音机   □张怀全
  如今,那台录音机依然摆放在橱子顶上,我没舍得扔掉,不知它还能否放出声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那时,没有现在流行的各种高效快捷的智慧教育手段。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年11月份,我会从不足百元的薪金里自费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山东教育报》等杂志报刊,以了解教改新动向,尝试课堂新模式。
  曾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提着录音机走进课堂。如此一来,上课时我与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它录得清清楚楚。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我会认真听回放。磁带旋转,侧耳倾听,便听出了课堂语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自相矛盾的,有前言不搭后语的,有无端重复的,还有为学生的错误叫好的……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更甚者,课堂导入语言啰嗦、耗时,评价语单调,除了“不错”,就是“很好”;甚至还有口头禅“是不是?”有一节课“是不是”竟出现了二十多次……每每听完,我都不禁脸红、心跳、叹息、反思,心想若一节课连自己听着都不舒服,学生怎能听下去呢?
  发现问题后,我便逐个纠正,一遍遍地规范。虽然有些机械,甚至带有亡羊补牢的意味,但还是有进步的。
  录音机每天与我形影不离,俨然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教研员”,时刻陪伴、提醒、鞭策着我。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砺中,我渐渐成熟。
  如今,录音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每个学校都建起了智能化的“录播教室”,能自动跟拍、聚焦、回放,全方位展示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全貌,将教师的自我反思落到实处,授课水平自然会提高很快。真好!
  何其有幸,每年都有新教师分配到我的办公室。年轻人学历高,信息技术能力强。平时,我“暗授”他们治理班级以及和特殊学生沟通的“土法子”;小年轻们则手把手教我制作微视频课,以及利用互联网获取智慧教育资源和教学信息的技巧,相得益彰。
  蜗牛爬行不起眼,也很慢,却总会留下自己的痕迹,总能爬出自己的长度、高度。每当回望漫漫教学之路,我似乎看见一只蜗牛驮着录音机正慢慢爬行,让人笑、让人怜!